01.
前幾天吃午飯的時候,一個好朋友跑來找小編我傾訴:“怎么辦,我不小心把我媽媽送給我的手鏈弄丟了……”
我一邊吃飯一邊開始拿起手機刷微博,說:“害,多大點事,一條鏈子而已,叫你媽媽再買一條就行了。哎哎哎,你看我愛豆又發(fā)自拍了,天啊。”
沒想到她卻沉默了,站起來就要走,說:“什么叫再買一條啊,這能一樣嗎,算了,不和你說了。”
直到我吃完飯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又說錯話了。
可能有些人會說:“這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對話嗎,我和我朋友也經(jīng)常這樣!
的確,日常交流常常是很隨意的,你說話,我聆聽,我再回復,你再接住,一直到聊天結(jié)束。
但是這個過程中,你可能無意間就犯了無效傾聽的錯誤。如果被傾聽的對方不在意,那倒也沒關系,可是我們遇到的人和事那么多,總會有被溝通困擾的時候,而問題的出現(xiàn)常常是因為傾聽無效。
傾聽作為人們最常用的溝通形式,至少應該與“說”一樣被人們重視。
02.
—關于無效傾聽—
從人際溝通的角度來看,傾聽是指解讀別人所說信息的過程。
傾聽不良的情況總是存在的,一旦我們采取消極傾聽的方式,便有可能解讀出錯,隨之而來的反饋也會出錯,就比如:
—我今天被人甩了,唉,好想哭。
—看。我就說過的吧,那人就是個渣男,讓你早點分手還不信,你說你是不是很傻。
這種回答就屬于無效傾聽的情況,后者不僅沒有接收到前者的情緒需求(比如求安慰),反而會使前者感到更泄氣,可謂是“火上澆油的評斷”。
造成傾聽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我們每天都被外在信息所轟炸,再加上自己的私人問題、飛快的思想和缺乏訓練等,一定數(shù)量的無效傾聽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了解無效傾聽的類型還是很重要的,這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陷阱,以便日后進行有效傾聽。
從《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效傾聽的幾種類型——
ps:當你在讀這些內(nèi)容時,試著思考:“這些內(nèi)容有出現(xiàn)在我身上嗎?”要成為良好的傾聽者,首先要察覺自己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偬搨蝺A聽——
在交流時,表面上很專注(微笑、點頭等),實際上卻在想著其他的事情,只是假裝對說話者的內(nèi)容很感興趣。
A:“天氣預報說未來幾天會下大雨,我最討厭下雨了!
B:“哦是這樣啊……”(實際上內(nèi)心卻在想:“今天晚飯吃什么好呢?湯面還是關東煮?”)
、谧詰偈絻A聽——
喜歡中斷溝通,并喜歡將溝通的焦點從說話者轉(zhuǎn)移到自己身上。
③選擇性傾聽——
在溝通時,只會針對有興趣的部分來回應。
、芊佬l(wèi)性傾聽——
總是認為別人所說的話都是在攻擊自己。習慣于防衛(wèi)性傾聽的人,在傾聽對方,尤其是對方的負面情緒時,會難免代入自己的立場:
“她說很想和學霸交朋友,是在諷刺我很笨嗎?”
“他說這部電影不好看,是在指責我之前賣爛安利嗎?”
⑤埋伏性傾聽——
傾聽者不試圖了解對方,而是不斷挑剔對方表達中的漏洞。
、抻掴g式傾聽——
只會對說話者信息的表面內(nèi)容做回應,忽略背后的情緒信息。
看完發(fā)現(xiàn)你有躺槍嗎?
有些人習慣進行某一種無效傾聽,而有些人則集幾種類型于大成。
比如在電影《穿普達拉的女王》中,女總編米蘭達就是集所有傾聽壞毛病于一身的例子。
在和下屬對話時,她只關注和自己有關的事——
“關于你無能的細節(jié),我不感興趣!
而且反應愚鈍,仿佛一點感情都沒有——
“用你的問題去煩別人,別來問我!
不僅如此,她還常常打斷別人,聽到不喜歡的東西就翻白眼,在話談到一半時撇下她的下屬不管。
03.
—關于有效傾聽—
傾聽并不只是簡單地聽到而已。
事實上,傾聽的過程包含五個元素:聽到、專注、理解、回應和記憶。(Cooper& Buchanan, 2010)
、俾牭健
是傾聽的生理維度。對很多溝通者來說,聽這件事也因為生理問題而變得困難,比如耳背。有時別人說得太快了,太小聲了或者含糊不清,我們就有可能忽略掉信息。
“你聽見我剛才在叫你嗎?”
、趯Wⅰ
是傾聽的心理維度。專注地聽意味著要清理自己內(nèi)心的雜念,排查環(huán)境的干擾。
“我說話的時候,你能不能別看手機?”
、劾斫狻
傾聽者所理解的意思可能和說話者試圖傳達的意思之間存在匹配程度的問題。
“我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④回應——
就是對說話者的信息給予清楚的反饋。傾聽不是一種被動的行為,作為傾聽者,我們要積極參與到交流中去。
“你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
、萦洃洝
記住聽到的信息,是有效傾聽的基礎。
“你記得我剛才說什么嗎?”
在溝通中,和無效傾聽相反,有效傾聽意味著你能獲得有效信息并理解。
當別人對你說“今晚月色真美”時,TA可能不僅僅只是在欣賞月亮。
背后的意思可能是:因為真的很喜歡你,所以想把所有美好的事物跟你分享。
典故出自夏目漱石,他在上課時跟學生討論如何翻譯「I love you」時,說不應直譯而應含蓄,翻譯成“今天的月色真美”就足夠了(有“和你一起看的月亮最美”之隱意),這也就成為了日式含蓄告白的一個句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越是善于傾聽的人,與他人關系就越融洽。
因為傾聽本身就是對對方的一種褒獎,你能耐心傾聽對方的談話,等于告訴對方“你是一個值得我尊敬的人”,對方當然愿意積極回應、表現(xiàn)出對你的好感。
會專門找你傾訴的人,
一定是相信你能認真地去聽他們說。
04.
—傾聽技巧—
有很多人表示,自己常常對聊天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別著急,能認真考慮如何接話,證明你已經(jīng)在嘗試成為良好的傾聽者了,接下來為你提供一些傾聽的小技巧。
在傾聽時,保持專注
、偕僬f話。
通過眼神接觸、身體前傾、點頭等非語言行為,表示你正在專注聽講。
、跀[脫注意力分散。
盡量排除外在環(huán)境的干擾(比如放下手機),和內(nèi)心的雜念。
、鄄灰^早評斷。
不要根據(jù)第一印象對別人的話做出倉促評估,不要急于反擊,以及不要打斷別人說話(克制。÷爠e人說完再開口)。
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關鍵意思
①復述。
用自己的措辭重述別人的觀點,包括對方所說的事實和感受,注意不要摻雜自己的觀點。剛開始采用這個技巧時,可能會感覺很不自然,但是多次使用之后,你就會感受到它的價值了。
、谔釂。從三個方面入手:
事實細節(jié)——
“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呢?”
對方想法和感受——
“你在生我的氣嗎?”
對方的期望和需求——
“你是希望我陪你一起去嗎?”
傾聽完后,給予反饋
當你了解了說話者的關鍵想法后,選擇給予哪種傾聽反應方式:
一是給予支持。
、俳枇κ沽。
當我們無法幫對方做決定時,嘗試用沉默和簡短的言論來鼓勵對方多說一些話,讓對方自己尋找答案。
、诠膭。
對他人內(nèi)心的掙扎提供支持——
“你已經(jīng)做得很棒了!
同時避免比慘式安慰——
“這算什么,我比你可憐多了”
二是提供方向和評估。
、俜治鍪交貞。
確定對方愿意接受你的分析后,試探性地提出自己對于這個困境的看法。
“也許這個問題的原因是……”
②忠告。
用尊重、關懷的態(tài)度向?qū)Ψ教岢鼋鉀Q辦法。該技巧局限性強,運用難度較高。
、墼u斷。
提供建設性批評,目的是希望對方變得更好。但這個技巧有可能引起別人的防衛(wèi),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05.
回到開頭的對話,如果時間能倒流,當時的我就應該放下手頭的手機和勺子,專心聽朋友說話,
那樣我就會注意到她哭喪著的臉,還有背后傷心懊惱的情緒,接著通過詢問了解到那條手鏈對她而言的非凡意義,
然后我會想擁抱她,或者陪她回想事情的經(jīng)過,嘗試把手鏈找回來——
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優(yōu)秀的傾聽者,往往可以把很多事情變得更好。